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刑事民事雙追責
2022年12月29日 11:01:19 來源: 天山網-新疆法制報
天山網-新疆法制報訊(記者王晨 通訊員艾山·吐尼亞孜報道)12月23日,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人民法院對一起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作出判決。
被告人張某犯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單處罰金人民幣6000元;對其退繳的違法所得予以沒收,上繳國庫;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在《新疆法制報》向社會公眾刊發公開賠禮道歉聲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將賠償金人民幣3632元上繳國庫。
2021年2月至6月期間,被告人張某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某通信營業廳工作時,利用工作便利,使用他人身份證辦理并激活手機號碼,將手機號碼和獲取的驗證碼販賣至某微信群內,用于抖音、京東、淘寶等平臺新戶注冊,以每個手機號碼與驗證碼3元至10元不等的價格非法獲利共計3632元。
案發后,被告人張某經傳喚主動到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并退繳全部犯罪所得。
案件移送至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人民檢察院后,該院刑事檢察部門在審查期間,發現該案涉及公益訴訟監督范疇,及時將案件線索移交至該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
2021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實施,確立了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保護制度。
承辦檢察官認為,張某將在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造成眾多公民個人信息安全遭受侵害,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除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外,還應承擔民事責任。
審查終結后,天山區人民檢察院以張某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向法院提起公訴,同時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法院審理認為,張某違反國家規定,將在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因張某主動到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退繳全部違法所得,自愿認罪認罰,可依法從輕處罰。
同時,張某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除依法承擔刑事責任外,還應承擔民事責任。因此,法院支持了檢察機關提出的訴訟請求,作出以上判決。
“此類案件對于個人而言,維權取證難度大、成本高,大多數人會在沒有造成較大損失的情況下放棄維護權益。因此,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也是新時代檢察機關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重點?!碧焐絽^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負責人曹瑞東表示,該院將繼續穩妥開展個人信息保護公益訴訟工作,發現問題、堵塞漏洞、強化監督,推動個人信息保護綜合治理。